图片 西藏色达·金马导游词_球球是道app-球球是道官网-安卓推荐下载**

球球是道app-球球是道官网-安卓推荐下载**

当前位置:主页 > 范文 > 导游词 > 西藏导游词 > >

西藏色达·金马导游词

来源::未知 | 作者:球球是道app-球球是道官网-安卓推荐下载** | 本文已影响
各位先生、各位女士,我是**旅行社导游**,欢迎你们来到“金马”草原旅游。首先,我代表热情好客的金马儿女热忱欢迎您和您家人的到来,能为您和您的家人提供服务,是我的荣誉。金马草原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古朴谆厚的民风民俗,巍峨连绵的雪山群峰,星罗棋布的溪水河流,神秘传奇的藏民族文化,希望给您和您家人旅途增添无穷的乐趣,给您带来美的享受。色达在藏语意为“金马”,传说在这富绕美丽的草原上,人们曾发现过“马头”形金子,后人为祈祷福祉而得名。
色达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统治者鞭长莫及,政令难达,长期游离在历代各大政治集团之外,形成各自为政的自由游牧状态,成为“化外之域”、“政力未逮”之地,长期为部落头人世袭制,至1952年8月,色达和平解放。现在的色达雪山草地景色奇丽多姿,民族特色浓郁鲜明,格萨尔王遗迹遍布境内,被世人称为格萨尔王最后的部落——瓦须·色达,这里有格萨尔王与王妃珠姆留下的美丽传说,这里有我国唯一保存完整的骨系部落文化,这里的宗教文化更添神奇,是令人仰慕的吉祥之地。

游客朋友们你们现在进入的是色达“金马”草原第一个旅游景点“歌乐沱勒穷”,“勒穷”藏语意为“圣地”,以雪域高原四大神山之一而著称,勒穷因奇观美景的“神仙岩”而得名。“神仙岩 ”山峰形状独特,状如雁头,并生长有芳香柏和竹子等葱郁茂密的植物。请往山腰看,有天然菩堤,塔呈白、蓝、黄三色,塔内有达尔拉仙境、永恒自然灯、无量光佛等各塔类佛像。被称之为极乐世界的修行岩溶洞,其浸水处有帕米佛像、吾金大师佛像、无量光佛像、长寿佛像以及吾金大师的亲笔题词;请再往上瞧是称为空行母的秘密住所,住所有大小4个溶洞,棱形排列,大者可容30人,小者1人可曲腰而入。在洞中流水的反照下,洞壁上显出各色壁画和尊尊佛像,给溶洞笼罩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山正面岩壁处显有古孟加拉文、梵文字母等字样。山腰有七金刚拉龙花多住过的房迹,拉龙花多是西藏萨迦派的一名喇嘛,曾因射死残酷镇压佛教徒的混世魔王而名声大震。山岩背后有百余个岩门,传说其中一门为秘密法库。岩石上有佛嘎俄、别若等佛的脚印和拐杖痕迹。勒穷夏季雨水充沛且水质晶莹剔透;更加之水自壁立千仞处飞流直下,俨然“似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人间仙境,到此朝拜的群众络绎不绝。而当隆冬季节时,这里“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一派北国风光。“勒穷”神仙岩春夏秋冬四季皆景,景色各异,令人叹为观止。
先生们、女士们,随着游程我们现在看到的是色尔坝藏寨,“色尔坝”藏语意为金坝,这条河叫“色曲河”即金河,那条沟叫“色吉玛”,是金子的山沟,那座“色拉山”是金山,“色东”是金山梁。在雪域高原的任何一个地区,都没有像色达这样以金子命名的山川、河流。这既是一种渴求,是世界屋脊母腹中的躁动,也是色达人的希望。现在我们看到的色尔坝藏民居建筑在整个藏区独具风格,并蕴含有丰富的格萨尔王文化,可称得上藏区一道靓丽的旅游风景线,凡是到色达的游客途经色尔坝都会观赏藏民居。
据传,色尔坝是格萨尔王的大将上岭八部首领——色尔哇·尼崩达雅大将的领地,在色阿拉山脚现存有尼崩达雅大将的城堡迹址和“岭常”岩洞。色尔坝的民众为铭记英雄色尔哇·尼崩达雅,巧妙地利用当地建材,建成一幢幢具有色尔哇·尼崩达雅大将形象的藏房,形成千村万寨,温馨栖息。

藏房定基选点一般依山傍水,座西向东,既利于采柴运水,又可吸热采光。为避常年西北风侵袭,减轻风雹灾害,严防匪盗,以达保温防震、安全和节省耕地的效能,房屋一般三层,高约六至八米,一至二楼四壁皆以片石砌筑,底楼是作畜圈或堆放杂物,二楼系核心所在,为一家人食宿生活楼层,内设寝室、经堂、接待宾客之所;三楼主要用来凉晒和贮藏粮食。藏房外貌多为长方形,三楼四壁皆以柳条编制而成,形似色尔哇·尼崩达雅大将齐肩的头发,整体造形为上宽下窄,形似战将穿上铠甲后上身宽大、下身窄小,严如一位魁悟的战将。
色尔坝藏民居集建筑与民族文化于一体,不仅代表着藏民族高超精湛的建筑技术,也是藏民族智慧和热爱英雄的象征。
现在我们已进入“霍西野生动物保护区”,这里原始森林茂密,主要树种有鳞皮泠杉、川西云杉等,高山顶上是灌丛草甸。这里水源丰富,青草茂盛,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许多国家级保护动物:牛羚、白唇鹿、盘羊、藏马鸡及群猴。不远处还能看见的小黑点就是猴群,它们经常到河两岸觅食,因没有人去伤害它们,它们也不会因旅客的到来而被惊吓,四散逃窜,它们会与人们和睦相处,与路人嘻戏。

沿着这条山路上去,我们到了色达著名的景点“霍西众措”,意为“碉堡沟顶的湖泊 ”,位于县城东南方霍西乡境内,距县城33公里,由四郎金措湖、黑海、白海、翠海等七个色彩各异的湖泊错落交织而成,这七个湖泊随季节、气候和早晚太阳光线照时角度的变化而使湖泊呈现各种色彩,故亦称“神之海”。这里湖水清澈,风化石柱林立,每到夏秋季,这里鸟鸣水吟,动物成群喜戏,构成原始生态的迷人环境。
这七个大小各异的湖泊属远古时代火山爆发形成,系冰雪消融后汇集而成,最大的四郎金措湖,属淡水湖,位于“虎耳山”、“打仁山”、“豹耳山” 三山之间,其余六个湖泊相连于山前脚下,尤如镶嵌在绿茵地上的宝珠。这三座山雄伟壮观各成一线,山高壁峭,怪石嶙峋,传说属西藏扎日神山支神地。相传约 700年前,白马邓登活佛和亚拉所加活佛曾在湖中取出过金质格萨尔王神象等宝物,千百年来,有缘之人在此湖边虔诚的许下愿望都能有所预示,能变成现实,因而其名声远扬,每过12年(猴)便有一次聚神节,每年七、八月间都有转山节,成千上万的僧众赶来传经、转山、还愿,向圣地祈祷和保佑众生平安乐业。在临走时,请大家在这圣洁的湖边许个愿,愿你们的美好愿望都能得以实现。

先生们、女士们,现在离县城虽有10多公里,但我们能看到一个白点,那就是藏区最大的色达佛塔——邓登曲登佛塔,其意为降魔塔。邓登曲登佛塔始建于藏历铁猎年(1913年)。据传,此塔乃是色达年龙寺的空行母托梦于色达瓦须世袭总头人嘎夺和喇嘛索郎罗吾,为镇妖驱邪、消灾解难,普渡众生,太平兴旺之预言而主持修建。在选址的那天出现了许多奇异的祥兆。当时索郎罗吾一行为选址,在葛埂坝徘徊许久,当他们行至大坝东端时,看见有一块立在地上的三角形石头,此时头人嘎夺的马鞭无意中突然落地,他思索片刻后说:“建塔选址就定在此处。”刹时间,珠日神山方向乌云翻滚、火闪划苍、雷声震耳、突降冰雹,全坝霎时染白,冰雹停后,在落鞭处发现十尺见方的雹线内有数十条纵横线。索郎罗吾十分高兴地说:“上苍预示,这就是建塔的底坐比例图”。于是便召集众生以底坐比例图为标准,修建佛塔。由于神灵的护佑,建塔十分顺利。数日之后,便建成了当时整个藏区最大的佛塔。建成后的塔基包括外围转经房周长100米,高50米,共9层,石木结构。主体建筑内圆外方、外圆内方、交错层叠,人可内攀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佛塔一层外围转经房,大小经轮(有一亿遍文字明咒的经轮)155个,排列四周,供群众转经。塔表面第二、七、八层共有小型佛龛15个。其中:第二层11个,分布在东西南北方,内塑镀金柴铜释迦尊者定佛坐象,尊高1.6米,还有轮佛、莲花生大师、渡母、更庆、隆钦铙坚佛、普美岭巴佛、无量光佛、身持金钢法身、四手观音、莲花生八号金刚橛神等佛像及释迦牟尼泥像1000尊;第七层东南西分布佛龛3个,内塑莲花生大师、莲花生八号及唐东杰布(元未西藏佛教萨迦派一佛学家)佛像。莲花生大师坐像西则放有经书甘珠尔103函,丹珠尔208函;8层东面佛龛内塑“过去佛”即无量光佛像1尊。第三、四、五、六各层周围镶嵌着玻璃橱窗96个,其中:第三层橱窗36个,内装各种绘画佛像,余下内塑释迦牟尼泥像1000尊,泥像高1尺。第九层为塔顶分别由13阶层、滴水槽、五佛冠、日月宝四个图案组成,日月宝为镇塔之宝。
塔内内藏有重复写一千万遍的五陀罗尼及佛学全书、远古古迹数件。其中有吐蕃王朝时代,第三十三代藏王松赞干布时,藏史称七良臣之一的吞·弥桑布扎去印度取经并译成藏文的经书珍藏版。各种小型镀金紫铜宝佛数十尊。塔心内还藏有数以万计的刀矛斧钺戟等征战用的武器,有金银铜铢、珠宝玉器等佛教宝物,还有绫罗绸锻、农副产品、藏医药、男女服饰、僧侣袈裟等日常生活用品,象征着人们会在佛塔的保佑之下,长命百岁,丰衣足食,荣华富贵,太平兴旺。

邓登曲登佛塔,是雪域高原的一朵艺术建筑中的奇葩,是游牧民智慧的结晶。由于内藏外塑丰富多彩,故闻名遐迩,吸引着八方游客,每年来自青海、甘肃、西藏及州内南北两路的香客络绎不绝。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藏区唯一的一个由汉族佛母主持的“藏密吉祥经院”,吉祥经院由十五世香根·拉马交活佛创建。十五世香根·拉马交活佛,乃是阿弥陀佛之教令轮身及大悲观世音菩萨之忿怒法相马明王的应化身。一切空行护法之总集;佛母扎西拉姆是绿渡母之应化身。由于活佛宿世与汉人结下的姻缘及所发慈悲宏愿成熟之缘起,九十年代初在雪域圣地色达县着手筹建“中国藏密吉祥经院”暨尊胜大乐见解脱行。此奉于汉地乃至全世界众生共趋解脱具不可思议之意义。由于以无量慈悲遮遣未法时期无明众生所致诸种违缘,活佛现已圆寂(在藏密吉祥经院肉身殿还能瞻仰活佛的肉身)。
目前,在佛母的带领下,四众弟子共同发心,吉祥经院之莲师殿、渡母殿、护法殿、上师殿、上师肉身殿、五文殊殿(中央黄文殊,左下方白文殊,右上方红文殊,右下方黑文殊,右上方红黄四臂文殊,合称五文殊),已陆续建成开光。尊胜大乐见解脱。坛城中的主体建筑千眼观世音菩萨已然迎请到位,供奉殿宇亦在建设中。
建院旨在弘扬佛法,继承和发扬藏民族文化。为后代留下一个比较完整的文化宝库。把经院建成集弘法、传承、讲、修、学、研、辩、著、译以及朝圣拜谒、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文化中心。已建有莲花生大师经殿、释迦牟尼经殿、渡母经殿、观世大殿、藏密气功观想地下室、护神密、佛学理论讲授室。再建的有藏文化研究室、翻译室、编辑室、藏医服务中心、藏文化档案馆。还将建一座规模较大的班禅纪念馆和万人法会大殿,目前已进入筹建阶段。

现在我们来到著名的红教寺庙——洞嘎寺。该寺系色达三大寺庙之一。位于县城西郊约 6公里处,座落在一座形似白色海螺的神山上,该寺由曲锡吾金创建于公元1686年,大殿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高约10米,殿堂内塑有释伽牟尼坐像一尊,三面宗教壁画塑绘,红柱上雕龙刻花,色彩艳丽夺目,气氛庄严肃穆,气势雄伟壮观,该寺活佛恩邓曲吉尼玛曾去印度修行数年得道,据传他能在河上自如行走飞奔,来而无影,去而无踪,印度法王敬称其法号为“康曲普尔喇嘛”(意译为能水上飞行的喇嘛),并馈赠紫檀木佛像,蛇心檀木佛像,白檀木观音像、象牙雕刻藏经文及部分经书、手铃、犀角、澄水珠、白法海螺等供神之器,现存历史久远的贵重文物有千铃1个、增其(钵)人1幅,银制镀金香炉1幅、紫铜镀金小型佛像 10余尊。三百多年来,寺院系统地讲授大众五明和显密教法,培育了众多精通显密经论的堪布和证悟大圆满的殊胜成就者。第二世东嘎活佛十九岁时,曾显神通飞越雅鲁藏布江,因此而名扬雪域,倍受敬慕,成为八世达赖的经师,是尼泊尔、不丹国君压之顶严。
1936年春,第三世东嘎活佛住进时,中国工农红军朱总司令所属部队红二方面军部分红军队伍途经该寺,在此休整半月之久,主持人堪布班玛多吉、扎巴嘎洛接待了红军,并从住房、粮食、饮具、马匹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此举,红军官兵甚为感动,为寺院赠送锦旗一面并留下借据,该寺至今保留着红军的遗物。
目前,寺院的莲花光明宫、大小经堂、青修院等修善工作均已圆满完成。寺院设有显密佛学院和静修院,现已有四百余僧众常住修学。游客在东嘎寺可领略藏传佛教文化的神密莫测,也可细品“圣地、净土”的意境。
先生们、女士们,下面,我再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以部落渊源、头人、宗教、服饰、婚嫁、丧葬为主的色达部落文化。

部落渊源。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额头上的每一条皱纹都记载着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他都会自豪地告诉他的子孙:如今的金马儿女就是远古时期藏族四大古姓氏之一的“穆布冬氏”、瓦须骨系的传承,是格萨尔王的后裔。“穆布冬氏”部落勤劳骠悍,英勇善战,雄距北方,自古以来,该部落被形容为游牧民族锋利长矛的铁尖,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在中国远古民族的大迁徙、大融合中,“穆布冬氏”部落便沿着中亚羊肠小道前进。据传,“穆布冬氏”部落曾经在黄河以北过着游牧生活,他们饱尝了风雪的肆虐,河水的枯竭,牧草的枯萎等自然灾害,于是便开始了西迁,经过艰苦的跋涉和数代人的寻觅,终于在巴颜喀拉山南麓,找到了色达这块祥瑞的宝地定居。“穆布冬氏”部落乃瓦须骨系,从冬·瓦色交开始有史料记载,骨系是牧民沿袭祖氏一种称呼和部落体系,色达至今也仍然保留着古老岭国的社会体系痕迹,游牧在境内所有部落,都是几十户、几百户游牧民家庭组成的一个主体骨系为一个部落,一个部落又由若干个骨系组成一个共同体,多个共同体结合成一个区域。虽然有若干个骨系,但归根结底都属“穆布冬氏”,部落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以瓦须主体骨系为纽带,逐步繁衍和状大起来的。色达县在解放前有大小72个部落。

部落头人。头人是由骨系内部的先辈、老者们从部落内部推选出来的,具有管理才能,英勇出众的部落崇拜者和发起者,后以赛马、打猎等形式决出的胜者为头人,历史上对民众实行大头人、部落级头人、小头人“三级”分权统治,头人多实行世袭制,由男性继承,头人世袭制一直较完整地持续到解放前夕。

宗教文化。相传在17世纪初期,红教在康区传送佛经,教派日臻成熟,在色达境内建立了31座宁玛派寺庙,零星分布于整个农牧区,宁玛派教仪主要弘杨人有轮回、因果报应、大慈大悲、护佑生灵。

民族服饰。色达的民族服饰具有典型的高原民族特色和古老岭国风味,给人以古朴庄重、厚实豪放、华丽贵重之感。男女服饰多由狐皮、水獭、虎豹和羊羔等动物皮毛揉制而成,袖长、腰宽、襟大,由金、银、铜、玛瑙、珊瑚、松耳石等贵重物品点缀。男性配戴发箍、耳环、项链、“呷乌”(护身盒)、板指、吊刀等,展示其男性的坚韧、强悍。女性配戴银链、珊瑚珠、象牙珠、“洛绒”、金项链、小吊刀、奶桶钩等,展示出女性的美。

民族婚嫁。青年男女择偶的方式不受时间、地域条件的限制,他们可以用情歌对唱等形式抒发爱慕之心,在生产劳动、篝火晚会、节日庆典、效游林地等场合接触,青年男女追逐嬉戏是不受人指责的。如果情投意合就交换戒指、手镯、帽子表示互许终身。
丧葬。色达地区的葬仪分天葬、火葬、水葬、土葬、塔葬五个,其中以天葬为主,色达有藏区最大的著名的“天顶天葬台”,所谓“天顶”,是离天堂最近之意,尸体到了“天顶天葬台”就意味着人的不朽灵魂到了天堂一样。因此每天都有来自藏区各地用马背牛驮来的尸体,先由喇嘛诵经,超渡灵魂上天,后送至天葬台,由天葬师用快刀将尸体剖开,吹响海螺,招来兀鹫啄食。藏族人认为天葬的本质是:人来自于自然,最后回归于自然,相信生命是永远轮回,对生与死看得从容淡泊。

我们现看到的“格萨尔王艺术中心”。在色达9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最具特色的是“ 格萨尔王藏戏”,被人民传唱,人人都能讲一段格萨尔王的故事,人人都喜欢在茶余饭后唱一段格萨尔藏戏,色达是北派藏戏的发祥地,誉称为“格萨尔藏族戏剧之乡”。格萨尔藏戏团亦称为色达县金马艺术团,曾作为藏民族文化的使者,为不丹国王用藏戏编排王宫宫庭舞,深受不丹国人的喜爱。色达格萨尔藏剧团以广袤的草原为舞台,以皑皑雪山为布景,以日月星辰为灯光,为全国藏区广大农牧民奉献出一台台绚丽多彩的藏剧和歌舞节目,并先后编排演出《赛马登位》、《阿里金宗》、《地狱救妻》等格萨尔藏剧,相继搬上藏戏舞台,并拍成电视剧,开拓了藏戏演出的先河,获得了成功,受到广大观众和专家学者的广泛赞誉,格萨尔藏剧团声誉犹如“雄鹰展翅”飞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大江南北,成为藏族人民心中的一朵绚丽多彩的艺术之花。到色达旅游不看格萨尔藏戏那将是最大的遗憾。根据游程安排,大家今晚可欣赏格萨尔藏剧团精彩美妙的演出,身临神秘的岭国,倾听千年格萨尔神奇美丽的传说,感受格萨尔文化的深刻内涵、古风遗韵和它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县城塑立的紫铜金马塑像,高7米、长3米、宽3米、坐西向东,基身以大理石砌成,其上一骏马、抖鬃长啸,腾空而起、四蹄生烟、气宇不凡。千百年来,以瓦须为首的30多个部落以其“负重自强、求实创新”的色达精神,与自然、外界作艰苦卓绝的斗争,保卫千里沃野,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建设美好的家园。1988年,县黄金工业飞速发展,年产黄金4016两,创产值780万元,并连续五年被评为全省群采黄金第一名,跻身于全省黄金工业生产先进行列,为彰显色达精神,省黄金公司设计制作金马塑像一尊,立于县城,象征金马儿女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激励着全县各族人民为金马草原的兴旺发达而奋斗。

各位游客,今天我们来到著名的旅游景点金马之神——珠日神山,传说此山原是一头紫色的野牦牛,为寻觅一个美丽而神往的地方,从遥远的地方遁至金马草原。野牦牛秉赋于神灵的嘱托,在遁至金马草原的刹间,升化成永恒的雄姿。千百年来,色达人便把该山视为他们共同拥有的护神,并成为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的象征,成为金马儿女精神力量的源泉,金马儿女朝拜着、祭祀着,把一个图腾崇拜时代旋转成庄严肃穆和凝因的神秘。

据记载。珠日神山是莲花生大师曾加持过的雪域支神山之一,这里不论人文景观还是自然景观,都有一个神奇的传说。珠日神山有很多形状奇特的岩石及绝壁上各种有趣和难以解释的神秘天然图案、天然形成的笔力道劲、刀法圆润的各种诤言,各有奇姿,各具妙色,颇具抽象之美,且随处可见历代高僧大德的正果印迹,还有格萨尔大王征战四方的足迹和王妃珠姆的背水桶;还传说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有缘之人能超越时空,进入时空隧道(曾闻一牧童在神山脚下睡着了,醒来便过了五十年)。每至夏季,神山四周碧草如毯、满山遍野绚丽多彩的野花以醉人的芬芳飘溢在娇绿的原野,湛蓝的天空浮动旖旎的白云。每年藏历六月初六,朝圣、祭祀的骑手们,穿上华丽的服装转山、烟祭,挥撒风马、插立经幡、高喊口号。祝愿五谷丰登,祈祷六畜兴旺。

现在我们来到色达最具有格萨尔王文化内涵的泥朵乡阿尼玛沁——格萨尔王石刻群,格萨尔大王和三十员大将,及岭国八十位将士的前世,天竺八十大成就者和中阴百位文武神尊。这些石刻记载着格萨尔大王及其三十员大将南征北战,斩妖降魔的历史。格萨尔石刻,刀法精细,取材考究,是在铁青色软质天然石板上完成素描以后,采用凿刻、直刻、斜刻刀法的同时,注重磨刻、磨划技术效果,使石刻画构图和谐,并具有唐卡画的艺术特点,在石刻画上采用了彩绘工艺,这样既增加了画面视觉的艺术感和光泽度,又可以起到保护作用。前来观赏的人们都认为这种石刻艺术可与唐卡画相媲美。
这些石刻画有序整齐地陈列在佛塔边,构成一幅独特的壮丽画卷,十分壮观。岭国诸位大将姿态各异,相貌堂堂,扬鬃奋蹄,栩栩如生。格萨尔大王以威震四方,摄攻三界的雄姿,置于三十员大将的中上方,西边是王妃珠姆和礼琼亭亭玉立。这一幅绚丽多彩的格萨尔王石刻艺术形象,把人们带进英雄格萨尔王统帅千军万马征服四方的悠悠遐想之中。如此格萨尔石刻群,在整个藏区前所未有,它为康巴格萨尔文化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今天,在色达游程圆满地结束了,愿大家永远记住“金马草原”。挤奶女人的欢笑,放牧男人的吆喝,悠闲牛群的鸣哞,牧羊犬欣喜的狂吠,永远飘扬的经幡,悠扬的法号梵音,会使您难以忘怀,留恋忘返。您想更深层次地了解格萨尔王留下的最后一个游牧部落吗?想知道这片祥瑞的宝地所孕育的神奇吗?欢迎你们再来金马草原。


球球是道app-球球是道官网-安卓推荐下载**